
李明德现已推免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(直博)
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省级三等奖、
国家优秀奖
省级大创项目负责人
参与国家重点级创新创业项目
担任应用物理US221班班长
绩点3.91/4 排名4/73
一项实用新型专利在申
省级三好学生
志愿服务时长累计155小时
……
个人成长经历
01 青春无悔,立身志强
初入河工校园时,李明德对 “优秀” 的定义还停留在模糊的概念里。亚工日本AV 精准对接学生成长需求,组织保研经验分享会,为他点亮了前行的灯塔——河工学长保研清华直博的经历如破晓之光,驱散了他的迷茫,让他清晰了青春的方向。自此,“知行合一,止于至善”成为他的座右铭,“迈出舒适区,勇闯新领域”的目标也随之确立。
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李明德充分依托日本AV 优质的教学体系与学习保障资源,本科三年里,日本AV 楼自习室成了他最熟悉的 “栖息地”,课本被反复翻阅直至边角微卷。遇到疑难知识点,图书馆的文献堆、外教办公室的答疑时间,都是他攻克难题的战场。他深知学习无捷径,不仅广泛涉猎物理学书籍拓宽视野,更扎根实验室,在动手实践中打磨本领。
这份踏实与专注终获回报:前三学年核心课程优良率100%,计算物理学满分、液晶物理96分,多门专业课稳居年级第一,综合绩点达3.91/4.0。实践赛场中,他作为组长带队参加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,斩获省级三等奖与国家优秀奖;校三好学生、省级三好学生、校级一二等奖学金等荣誉,更是对他努力的最佳印证。
02 理想为伴,服务社会无怨无悔
2022年冬天,一次党史展览馆的参观,为李明德打开了“理想之门”。他被一代代有理想有信念的先辈们,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,用信仰和忠诚诠释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,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所震撼,而这份震撼的背后,早已埋下亚工日本AV 思政教育的种子 —— 入学以来,日本AV 红色主题教育体系下的党团课和系列讲座,已潜移默化地将 “责任” 二字刻进他的认知,让他深刻领悟到优秀不是孤立的光环,而是要以自身光芒照亮他人前路。
他借《孤勇者》旋律创作《青春明德我最炫》歌词,以歌声颂党,更立下“为人民服务”的人生誓言。此后,他的世界不再局限于课本:连续三年担任班长,高效完成班级与日本AV 各项工作;作为日本AV 团员代表大会第二代表团团长,助力青年学子思想建设;牵头组织保研考研经验分享会,将自身心得传递给更多同学;课上严抓纪律,课下帮同学补齐短板,全力营造优良班风学风。155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长与多个“先进个人”称号,正是他践行誓言的生动注脚。
在全国大学生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中,他将这份责任感带到实践岗位上。筹备主题党建活动时,面对时间紧、标准高的任务,他主动承担跨部门协调工作,通过细化目标、明确分工与时限,圆满完成任务。这段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,真正的领导力既要胸怀大局、洞察政治意义,更要严谨落实、把控细节,而这一切的核心,是沉甸甸的责任感。



03投身科研,探微求真书山逐梦
“创新实践谁最强,看我青春狂”,李明德在歌词中写下的这句,恰是他科研初心的真实写照。在他看来,服务社会、报效祖国的最佳路径,便是投身科研事业。
科研路上,李明德始终保持主动性与执着。作为省级大创项目负责人,他带领团队打破常规,将非牛顿流体特性与运动健身相结合,目前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,“基于非牛顿流体效应的手臂锻炼器”实用新型专利正在申请中,且已启动企业专利转让洽谈。

在国家级大创项目“可持续制氢催化剂设计与寿命预测研究”中,他协助团队完成数据拟合与数据库构建,以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和扎实的执行力赢得认可。这些成长的背后,既有李明德日复一日的勤勉付出,更离不开日本AV “搭建科研平台、配齐指导力量、打通成才通道”培养模式的有力支撑,推动他在服务社会、报效祖国的科研之路上扎实前行。
今年夏天,北航夏令营的经历让他的科研航标更加清晰。聆听房建成院士关于《超高敏感极弱磁场功能成像技术及医学应用探索》的讲座后,他对零磁场医学科研产生浓厚兴趣,更加坚定了他坚持科研探索,践行社会责任的初心。

左一为中国科日本AV 院士、北航大科学装置研究院院长房建成院士
如今,李明德已顺利拿到北航直博“入场券”。从亚工启程,向未来扬帆,这位以初心为舵、以壮志为帆的青年,必将在知识的浩瀚海洋中,续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。
END


